長久以來尾礦廢水的處理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如何減少廢水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已經成為重中之重了。礦山廢水的循環再用,可以更大限度的提高廢水循環的比例,以達到閉路循環,這是目前國內外廢水處理技術的重點。只有在不能做到閉路循環的情況下,才做部分外排。目前,我國的尾礦廢水回收處理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濃縮池回水:由于礦廠排出的尾礦濃度一般都較低,為節省新水消耗,常在選礦廠內或選礦廠附近修建尾礦濃縮池或傾斜板濃縮池等回水設施進行尾礦脫水,尾礦砂沉淀在濃縮池底部,澄清水由池中溢出,并送回選礦廠再用。濃縮池的回水率一般可達40%——70%以上。大型選礦廠或重力選礦廠,采用濃縮池回水,一方面可在濃縮池中取得大量回水,減小供水水源的負擔;另一方面,由于提高了尾礦濃度而使尾礦礦漿量減小,因此可降低尾礦的輸送費用。
(2)尾礦庫回水:將尾礦排入尾礦庫后,尾礦礦漿中所含水分一部分留在沉積尾礦的空隙中,一部分經壩體池底等滲透到池外,另一部分在池面蒸發。尾礦庫回水就是把余留的這部分澄清水回收,這個過程也就相當于利用尾礦干排篩工藝流程進行處理尾礦庫是一樣的道理,不同的是尾礦庫水回收利用,是專注于處理廢水這個方面。
隆中重工脫水篩廠家的尾礦干排篩工藝流程能夠很好的處理廢水實現回收利用,尾礦在進入脫水濃縮旋流器,粗粒物進圖尾礦干排篩之后,.終形成干尾礦。而旋流器出來的細粒物進入濃密機處理之后,溢流出來的清水可以 實現再次利用。
尾礦庫排水系統應靠在尾礦一側山坡進行布置,選線力求短直,地基均一,無斷層、滑坡、破碎帶和弱地基。其進水頭部的布置應滿足在使用過程中任何時候均可以進入尾礦澄清水的要求。當進水設施為排水井時,應認真考慮其數量、高程、距離和位置。澄清距離的目的是確保排水井不跑渾水。當尾礦受水面積很大,洗砂機在短時間內可能下來大量洪水。為能迅速排出大部分或部分洪水,可靠尾礦庫一側山坡上,在尾礦壩附近修筑一條溢洪道。所有流經排水系統設施的排水井窗口、管道直徑、溝槽斷面、隧洞斷面等尺寸和泄流量需經計算后再結合實際經驗給予確定。
相關 :
尾礦處理新型設備——尾礦干排篩